热爱运动是好事,但最近有朋友反映,一次“猛练”后去体检,发现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这几个指标升高了,吓得够呛,以为是肝或心脏出了大问题。别急!这很可能是你的肌肉在“喊疼”!今天就来聊聊运动过量导致的这些酶升高,帮您科学解读报告,安心运动。
运动过量为啥会让这些酶升高?
1.肌酸激酶(CK)升高:肌肉“拉伤”了
肌肉细胞就像一个个小袋子,CK原本乖乖待在袋子里。当运动过量(比如突然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长时间耐力运动),肌肉纤维被过度牵拉、撕裂,“袋子”破了,CK就会跑到血液里,导致血液中CK升高。
这种情况常伴随肌肉酸痛、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大量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还会损伤肾功能。
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肝脏或肌肉“受累”
•肌肉来源:前面说过AST在肌肉中含量不低,运动过量导致肌肉损伤时,AST会跟着CK一起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升高。
•肝脏负担: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代谢加快,肝脏需要“加班”处理代谢废物(如乳酸、肌酸等),可能暂时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导致ALT、AST轻度升高。这种升高通常是暂时的,休息后会逐渐恢复。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1. 别惊慌,先回顾:体检前是否进行了剧烈或不习惯的运动?肌肉是否酸痛?
2. 充分休息:这是最重要的!立即停止导致损伤的运动,给肌肉足够的时间修复(通常需要数天到一周)。
3. 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
4. 温和恢复:在肌肉酸痛明显缓解后,可进行轻柔的拉伸、散步或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避免再次剧烈运动。
5. 复查:在充分休息1-2周后,复查异常的指标。如果指标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则强烈支持是运动引起的。
6.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①肌肉疼痛异常剧烈、肿胀明显、尿色变深(酱油色尿,提示横纹肌溶解症风险)。
②伴随发热、严重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巩膜发黄)。
③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脏不适症状。
④充分休息后复查,指标不降反升或持续不降。
⑤没有剧烈运动史,但指标升高,尤其是ALT明显升高。
科学运动,预防“过度”损伤
1.循序渐进:无论是增加运动量、强度还是尝试新项目,都要慢慢来,给身体适应的时间。遵循“10%原则”(每周增加量不超过前一周的10%)。
2.充分热身与拉伸:运动前热身提高肌肉温度和弹性,运动后拉伸帮助放松和恢复。
3.倾听身体的声音:感到明显疲劳、肌肉持续酸痛或关节不适时,是身体发出的休息信号,不要硬撑。
4.保证恢复:运动后的休息、睡眠和营养补充(尤其是蛋白质)对肌肉修复至关重要。
5.补充水分:运动前、中、后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炎热环境下。
6.定期体检,结合自身情况:了解自己的基础健康状态,如有基础疾病(如肝病、心脏病),运动计划需咨询医生。
运动后体检发现CK、AST甚至轻度ALT升高,很大程度上是肌肉“辛勤工作”后发出的“抗议信号”。了解背后的原因,能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但切记,科学解读报告需要结合运动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尤其是ALT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咨询医生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