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学,家长该怎么收手机才能“母慈子孝”?

时间: 2025-08-15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假期里,好多家长说,孩子老是玩手机不给就发脾气。临开学,家长会提醒孩子“就要开学了,别玩太多了,收起来吧。”孩子不愿收起来,家长开始批评指责,孩子又不买账,一场冲突在所难免。

(一)平时做到“规则前置”
我们要注意“规则前置”,要有一个家庭的规则,这个规则的制定,要在孩子假期刚开始时制定。比如说每周我们拿出多长时间来玩游戏,时间具体分配到哪几天玩。有些孩子周末也就玩一个两个小时,有些孩子玩的比较多,一两个小时不满足,那我们家长就妥协一下,孩子也妥协一下,那就一天玩四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我们就不允许了。

(二)了解孩子对手机上瘾的原因
大家想过没有,孩子沉迷网络只是一个外在的症状表现,我们要去思考孩子上网成瘾背后的原因,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做出改变。
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中内置了一些成瘾机制,满足了孩子的一些内在需求。那我们就要思考:孩子有什么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在家庭和学校里经常被否定打击,得不到表扬的孩子在游戏中被奖励和赞赏,从而获得价值感;社会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获得归属感;或者孩子终于找到了一个“我说了算”的空间,获得自主感;有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好的,经常吵架,孩子躲在网络世界里,获得安全感。我们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这些心理层面的需求,弥补这些缺失,才能使孩子离开网络。

(三)陪伴孩子形成健康的身心能量释放方式
网络正好契合了他们各方面的需要,如果我们要把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就要有相应的替代性活动。在学习之余,为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陪伴他们去活动,去释放。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爬爬山、跑跑步,每周固定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打打羽毛球等。体育运动是非常好的能量释放方式。

(四)“收手机”说话要讲方式方法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是这么和他商量的,甚至是还写了协议,找了见证人,但孩子还是做不到。”其实,做不到的孩子更多的是因为家长在态度、语气上出了问题。家长一看孩子在拖,拿着手机不肯放手,就火冒三丈,开启了训斥模式。
家长对孩子要有要求,有底线,执行的时候,要温和而坚定。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很执拗于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让的时候就僵住了,很明显这样解决不了问题,那我们做父母的,最好是妥协一步,打破这种僵持的状态。看见孩子的内在需要,再去寻求一个恰当的解决之道。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来共同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来打败孩子。

(五)假期结束前“放下手机”小工具
1. 七日手机使用递减表(可以直接打印贴墙)。
规则:每天屏幕总时长比前一天少20-30分钟,直到开学后平日目标值(建议小学≤30min,初中≤60min)。
2.设置每日家庭“手机客栈”。
充电器固定放在“客厅公共区”,晚上21:30统一断电。睡前1小时全家手机进“睡眠篮”(眼不见心不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