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时间: 2023-02-03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简称,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疾病。属肛肠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多数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伴有恶寒发热,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易形成肛瘘。绝大多数是由肛腺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次是肛周皮肤感染、损伤、异物、药物注射和手术后并发感染引起,极少部分可继发于糖尿病、白血病、 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肛瘘性脓肿可分四个阶段:①肛窦炎阶段。②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脓肿阶段。③脓肿破溃阶段。④肛瘘形成阶段。

    按脓肿部位以肛提肌为界分为低位脓肿和高位脓肿两类。

健康生活方式

  1.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嘱患者改变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排便及卫生习惯。教会患者坐浴的方法,并嘱其坚持坐浴。
  3.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间延长,避免便秘和腹泻。适当活动,避免久坐、久卧。

4.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两周起可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软化瘢痕,预防肛门狭窄。

治疗与康复

    早期炎症浸润尚未形脓肿时,可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防止炎症扩散,炎症不能控制反而会使脓肿向深部蔓延并易导致感染加重。无论何种类型和何种部位的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尽早手术。脓肿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恰当,易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

非手术治疗

1.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多饮水、多进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蜂蜜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也可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药物。

2.应用抗生素根据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条件时穿刺抽取脓液,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3.温水坐浴局部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3000ml或痔疾洗液熏洗坐浴,控制温度在43

~46℃,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出血、疼痛症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后清洗或坐浴。

4.急性炎症期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局部受压加重疼痛。

5.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嘱病人增加饮水。

手术治疗

(1) 切开引流术:适应于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蹄铁形脓肿及高位脓肿、无切开挂线条件者,也是各种术式的基础。

(2) 切开挂线术:适应于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前位脓肿、高位蹄铁形脓肿及婴幼儿脓肿。

(3) 内口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性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