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丨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

时间: 2025-11-18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2025年11月18日-24日
2025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The World AMR Awareness Week (WAAW)的主题是:
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

为提高全球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的认识,树立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1月18日-11月24日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为何要控制使用?

2019年,近500万例死亡
与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有关
耐药危机已迫在眉睫,若不遏制,未来常见感染可能无药可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对于抗微生物药物我们了解多少呢?

一、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

1.抗生素(抗细菌药):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3.抗真菌药:氟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制霉菌素等。
4.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驱虫药)、氯喹(抗疟药)等。

二、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对原本能有效抑制或杀灭它们的抗微生物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产生耐受性,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感染更难治疗,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加剧。

三、常见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把抗菌药当消炎药
消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针对非感染性炎症,可缓解红、热、肿、痛等症状。而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细菌、真菌等感染性致病因子,本身不能直接抑制炎症反应,二者不可混淆。

误区二:感冒就吃抗菌药
大多数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并无作用。病毒引起的感冒大约病程5-7天,大多数患者都可自愈。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高烧、气喘等,应及时就诊,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随意用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误区三:药越贵越好
抗微生物药物无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不同的抗微生物药物具有不同的抗菌谱,抗微生物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适应症以及医生的诊断正确选用,并非越贵越好。

误区四:随意停药
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未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这会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未被完全清除,残留微生物可能再次繁殖,还易产生耐药性。

作为医疗机构,我们持续推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此也呼吁公众: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避免抗微生物药物滥用;按疗程足量服用不擅自停药;有药物过敏史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

耐药防控没有旁观者,医护与公众携手行动,才能守护好这份“生命保障”,为未来留存希望。让我们齐心协力,控制抗微生物药物,守护当下健康,保障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