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陪伴孩子写作业

时间: 2020-12-30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您陪孩子写过作业吗?

回想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

学习氛围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

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陪伴孩子完成作业?

作业是孩子每天必做的事情。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写作业时坐不住,一会去喝水,一会儿去厕所,只要有一点声音就马上跑出来,根本没把心思完全放在作业上,因此作业即使不多也要写很久。如果孩子遇上不会的几道题,家长讲一遍没听明白,就容易有“惨案”发生。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痛不欲生”,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必须配合“速效”。

那么,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作业”。

作业本身是为了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保证每天的学习任务能顺利完成。如何安排写作业的顺序,也是在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业不是为了写而写,是为了把当天不牢固的知识,重新温习,特别是遇到不懂、不会、错题的时候,才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有不会的题时,首先会质问孩子当天是否没有认真听讲,这样的指责和批评只会让孩子内心紧张,从而讨厌写作业。

作为家长,该如何有效的陪伴孩子写作业呢?

1.营造安静的氛围。孩子写作业时,应有独立安静的空间,不被噪音打扰。家长此时如果在身边,也不要站在孩子身后紧盯,看到孩子哪里写的不工整就指指点点;坐姿不规范,马上叮嘱;作业有写错的地方马上要求改正,这样的行为使孩子没办法完全专注下来。因此,安静的空间,是孩子学习最好的环境。

2.课桌面保持整洁。孩子在写作业时,桌面东西越少越好。很多孩子在写作业时,喜欢手里攥个小东西,比如纸团、橡皮、笔盖等等,家长可以无声的把手里的玩物拿开,但不要就此事升级说教。完成一样作业,整齐的放在一边。在简单整洁的桌面上,孩子的思路会更加清晰。

3.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题,邀请家长帮忙,或者作业有错题时,家长可以多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孩子对这道题的思考。如果孩子回答正确要及时的给予肯定,这样可以提升孩子多线思维的能力,从而学会解决问题。不懂的题和错题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机会。

4.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时总是有扭动、坐不住、走神等情况时,是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提升,不要因此责怪孩子。通过下面的练习,可以慢慢帮助孩子调整。

喝水:水是神经传导的重要介质,尤其是在脑力运动时,要小口的多次的喝温水,感受水从咽喉部慢慢的流入。每隔15-30分钟便喝一口水。

打开脑开关:激活大脑与身体的连接,刺激颈动脉,提供给脑部更多氧气。动作:左手放在脐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锁骨下与第二肋间,与胸骨柄成的夹角凹陷里(肾经俞府穴),轻轻地按揉。同时做腹式呼吸,感受腹部的起伏,每次做四个深慢呼吸循环后转手再做四个深慢呼吸循环。

交叉爬行:增强左右脑的连接,促进整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做5分钟。动作:两足开立如肩宽,缓慢右膝与左肘在肚脐前方相互轻触,缓慢打开身体,左膝再与右肘在肚脐前方轻触,站直后重复上述动作,如此交替动作为一个循环,最少做30秒。

挂钩: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加强理性思维能力。此动作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3分钟,第二部分3分钟。

第一部分动作:右腿放于左腿前成交叉状,使脚踝交叠在一起。伸出双手,掌心相对,将右手在左手上成交叉状,反转双手,十指相扣,内旋至胸前。保持姿势,缓慢做深呼吸,鼻吸口呼,最少四个呼吸循环。然后把左腿放于右腿前,左前臂迭在右前臂上,保持上述呼吸最少四个循环。

第二部分动作: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指尖相对,掌心呈抱球状。缓慢做四个自然呼吸。

写作业不仅是知识点的学习,也是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最佳时机。通过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