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你可能不知道的“隐形杀手”

时间: 2025-08-05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如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种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基孔肯雅热病毒必须通过蚊子叮咬作为传播媒介,一般不会人传人。虽然它不像登革热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症状与登革热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如何自查是否患基孔肯雅热?

常见症状包括:
以中低热为主,部分高热
关节痛/关节炎(尤其是小关节,如手腕、膝盖)
皮疹(常见于面部、四肢)
头痛、恶心、呕吐、结膜充血
肌肉酸痛、乏力

重要提示:仅凭症状无法确诊,因为这些症状与登革热、流感等疾病非常相似。如果你近期去过蚊虫多的地区,或有蚊虫叮咬史,建议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哪些方法可以诊断基孔肯雅热?

除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做实验室检测确诊。可以用血检测基控肯雅病毒核酸,或者检测病毒抗体。

治疗方式: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处理

1. 轻症患者:可在家休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止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2. 重症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支持性治疗,如补液、止痛、抗炎等。重症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出血等并发症,死亡率虽低,但后果严重。

大多数病人7天内退热。关节痛症状可能会持续很久,部分病人关节痛症状会持续3个月以上。

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有哪些风险?

重症预警信号,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

1.高热持续超过1周,或退热后病情加重;
2.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嗜睡;
3.心慌、胸闷、心律失常;
4.体位性头晕、四肢冰冷、尿量减少;
5.胸痛、呼吸困难、气促;
6.皮肤瘀斑、黏膜出血、便血。

如何预防?防蚊是关键!

个人防护措施:
1.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2.使用驱蚊剂:选择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柠檬桉油等成分的产品。
3.避开蚊虫活跃时段(17:00-19:00)。
4.使用蚊帐、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防蚊工具。

环境防控措施:
1.清理积水:花盆、水桶、废旧轮胎等容器中的积水是蚊虫孳生地。
2.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理垃圾。
3.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虫进入。

旅行前注意事项:
1.查询目的地疫情信息,了解是否为高风险地区。
2.孕妇、儿童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3.携带驱蚊剂、蚊帐、长袖衣物等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