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丨你了解高血压吗?

时间: 2022-05-17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22年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诊室血压达到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达到135/85mmHg就需要考虑高血压的可能了,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大量吸烟、饮酒、肥胖、打鼾、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等都是其危险因素。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也有部分病人没有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等。

如何使用电子测压计自我检测?

1.选择在周围环境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中进行测量,测压前应安静休息15-30分钟,排空膀胱,不在饮酒、喝茶或咖啡以及抽烟后测量血压。避免被测量者出现紧张、劳累、焦虑以及疼痛等主观感受。

2.建议使用经过国际或中国高血压联盟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方便又准确。

3.血压计袖带位置应位于肘弯上2-3厘米,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带气囊部分)需达上臂周径的2/3,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血压值。

4.肘关节、血压表、心脏应位于同一水平。上臂位置放得高于/低于心脏水平,都会影响测量结果。(高于心脏水平会使测得的血压过低,相反则导致测量结果过高。)

预防高血压

1.平衡饮食
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6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避免饮酒,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平衡饮食可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

2.减重
肥胖者(BMI≥24kg/m2)要减重BMI达到18.5-23.9之间,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血压平均下降2-4mmHg。

3.戒烟
吸烟或二手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不亚于对肺脏的危害,必须彻底戒除。

4.运动
推荐每天走路6000-10000步,以90-120步/分,每天30分钟,减肥可延长到60-90分钟,每周进行3-5次最好。有规律的运动可降压4-9mmHg。

5.治疗打鼾
如有打鼾症状,及时进行睡眠监测评估并且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佩戴合适的呼吸机,血压可降低5-8mmHg。

6.注意心理、社会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7.监测血压
对于血压<130/85mmHg的患者,应在3年内重新血压评估(若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可缩短至1年);
对于血压在130-159/85-99mmHg的患者,如有可能应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以排除假性高血压的可能,或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诊室血压的方式,评估血压情况;

若血压>160/100mmHg,可在几天或几周内确诊。

一旦患有高血压,及时到医院检查,规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加减药,药物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