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时间: 2022-03-03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2022年3月3日,我们将迎来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的世界爱耳日主题:To hear for life,listen with care。

2021年,世卫组织曾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强调了患有听力损失和面临听力下降风险的人数不断增加。许多导致听力问题出现的原因,如耳部感染,疾病,先天缺陷,噪声暴露,生活方式选择,都是可以预防的。

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防止噪声刺激
双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之下,如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电动游乐场、KTV、酒吧等噪声环境,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下降。因此,避免或减少噪音的刺激,是保护听力的第一步。由于噪声性听力损伤是渐进性的,最先受损的是高频部分,语言频率及低频部分不受影响,主观感觉不到听力障碍,等到听力损失加重,影响语音交流和社会活动,往往悔之晚矣。此时若保守治疗无效,只能选择佩戴助听器。

避免过度使用耳机
耳机所传出来的声音完全通过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传入内耳,会导致内耳毛细胞的损伤(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产生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还可能伴有耳闷、耳鸣。因此,使用耳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音量和使用时间,尽量减少可能对内耳听觉毛细胞的损伤。必须持续使用耳机时,至少间隔1小时应取下耳机,让耳朵休息一会。不要长期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因为我们在此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不要戴耳机玩电脑游戏,可使用音量合适的音箱外放。

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
临床上不少药物会引起听神经的中毒性损伤,其中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是链霉素,它不仅对听神经有损害,对肾脏及其他腺体也有损害。此外还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其他一些常用药也可损伤听神经,如阿司匹林、速尿、心得安、奎尼丁和抗惊厥药等,如果这些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还会增加。耳中毒常常与个体对药物的易感性有关,这样易感性往往具有遗传性。

避免不当挖耳
外耳道温暖又潮湿,是真菌和细菌的温床,经常用耳勺、发卡挖耳,容易划伤外耳道,引起感染,甚至波及鼓膜。用棉签掏耳朵则容易把外耳道外段耵聍腺产生的耵聍(油性耵聍尤甚)推向深处,引起耵聍栓塞,出现耳痛伴听力下降。

保持良好心情
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愤怒的状态中,体内自主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会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容易出现听力减退。所以,要放松精神,减少焦虑,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微循环,但避免过度劳累。

保健用药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使用”耳聋左慈丸“有滋阴清热,可益气平肝的功效,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突发性耳聋禁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对因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引起的耳鸣、头晕及听力减退有一定疗效,金纳多不影响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可用。

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篇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住在繁忙路段附近、航线下或铁路附近的人,中年时期超重的几率高于生活在较安静地区的人。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史蒂夫·斯坦斯菲尔德解释说,这是因为噪音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和激素水平,包括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也影响脂肪的分解。更有先前研究显示,噪音有损人们的听力,还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风险存在着关联,而且,噪音不仅仅在你清醒时影响着你的健康,就连你睡着了也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