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氨?
血氨,是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临床常用的蛋白质代谢产物检查项目之一。人体内血氨含量极微,氨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通过氨基酸脱氨基形成,然后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肝脏功能损害或暴发性肝炎,过量的氨、便秘、胃肠出血、Reyes 综合征及遗传性尿素循环异常均可升高血氨浓度。
因此,检测血氨可用于诊断或鉴别诊断各种肝炎、重度肝硬化及肝性脑病,也是反映肝昏迷及 Reyes 综合征等疾病重要指标之一。成年人血氨测定可用于继发性和原发性肝昏迷的鉴定,以及肝昏迷的监测和处理。
二、患者准备
1.禁烟:血氨检测标本采集前一天的午夜后应禁止吸烟。
2.饮食:采血前过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
3.药物:治疗水平的头孢西丁和英托利匹特注射液可使血氨浓度出现升高和降低。
4.运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血氨浓度升高。
三、样本采集
1.采血管:应选择去氨材质制备的试管(绿帽肝素钠管或红帽普通管)。
2.抗凝剂:抗凝样本应采用非铵盐的肝素、EDTA抗凝剂,不宜使用枸橼酸钠、氟化钠、肝素铵抗凝。
3.采集时间:宜清晨空腹采集标本。
4.采血部位:建议采集静脉血。
5.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混匀动作轻柔,避免标本溶血,导致血氨假性增高。
四、血氨的临床意义
血氨增高时一般见于肝性脑病、肝昏迷、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由于肝脏代谢的问题氨不能从血液循环中清除,从而引起我们人体内血氨浓度的升高。
1.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系严重肝病而引起,肝性脑病的患者和正常人相比,他们的肝脏对蛋白和对血氨的代谢是正常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由于肝脏功能的损伤,无法代谢体内多余的氨,所以氨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直至脑部导致发病,所以一旦发现慢性的终末期的肝病患者的血氨升高,就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随着血氨逐渐的升高,患者的症状也会逐渐加重,
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血中尿素扩散到肠道,经过细菌尿素酶的作用水解生成氨,通过肠管吸收氨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中,造成血氨。
3.门脉高压:经肠道吸收氨未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解毒,直接进入大循环导致血氨增高。
五、引起血氨升高的因素
1.摄入过多:高蛋白饮食。
2.产氨过多:上消化道出血。
3.便秘:肠道与氨接触过久。
4.感染:细菌的分解代谢旺盛,产氨过多。
5.PH升高:低钾碱中毒(放腹水,呕吐,腹泻,低血糖,利尿剂,继发醛固酮增多)。
6.抑制大脑呼吸,中枢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