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不必要或不正常,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但无法摆脱,为此深感焦虑和痛苦。
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我国强迫症患病率较低,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强迫症患病率是1.63%。
强迫症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约有2/3患者症状起病于25岁前,只有少数患者起病于35岁后。女性患病率要稍高于男性。
易患强迫症人群包括:
1.父母、同胞姐妹、子女患有强迫症者。
2.儿童期经历过创伤性生活事件者,例如性侵、虐待等。
3.平时做事要求完美、墨守成规,性格固执、拘泥细节,生活琐事也要“程序化”的强迫性人格者。
4.长期过度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或生活压力大者。
健康生活方式
□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
"不安"去做应该作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
要控制及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 多关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助于减轻其焦虑。
□ 强迫症可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认真配合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
统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者疗效较好。
□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键。
□ 参加体育锻炼。
治疗与康复
□ 一旦确诊,尽早治疗,避免讳疾忌医。
□ 适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其他治疗,与专科医生共同协商确
定具体治疗方案,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治疗。
□ 定期复查。如发现病情反复或加重,应尽快寻求专科医生帮助。
□ 病情缓解后尽快恢复家庭及社会角色,合理安排生活、工作,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疾病
复发。
□ 家人、同事的理解、陪伴和关爱是强有力的情感支持,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早日康复。
急症处理
如病情加重,尤其是出现下列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同时需要家人密切监护。
□ 存在伤害自己的想法及行为。
□ 生活不能自理。
□ 服药后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 其他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