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表现也有很大差别。初一的孩子偏向服从,初二、初三的孩子大多选择沉默,少数选择言语或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反抗。那么,作为青少年孩子的家长,我们秉持着怎样的态度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第一、愿意倾听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可能觉得孩子说的话、做的有些事无足轻重,或是小事一桩,还会透漏出很多孩子心智上的不成熟。作为已经有很多成熟经验的成人,我们很难耐着性子听完孩子说的话,不给出指导意见的。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谁都是从不成熟的时候过来的,如果孩子不经教育、不经历练就很成熟,才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了呢!所以,孩子说的事,即使不喜欢我们也要听完。同时,我们要多与新的时代流行接轨,多走、多看、多见,保持一颗敞开的心,一双好奇的眼睛,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二、为孩子保密
一个男孩子跟妈妈说了他觉得“害羞的事”,他喜欢上了班级的一位女孩,他特意叮嘱妈妈不要和别人说。可是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妈妈和姨妈说起孩子的事,来了一句“这不,都情窦初开了,喜欢上了班级里的一个女孩!”现场还有舅舅、舅妈一大家子的人,搞得孩子一通大红脸,好不尴尬。后来,这个男孩子就不爱和妈妈说什么心里话了,确实,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真心话说给一个大嘴巴的人的,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
第三、真诚示弱
我们家长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或者是没听懂、不理解的事,就直接和孩子坦白,不要不懂装懂,硬充大头蒜。其实不懂装懂会让孩子感觉我们很虚荣,并且会减少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权重。真诚的父母更真实,也更有一种让孩子愿意亲近的力量。
第四、精神上“九分饱”,物质上“七分饱”
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待这惟一的一个孩子可谓倾尽一切,吃穿用度要什么给什么。在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上也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岂不知,这种教养方式给孩子送出的是误导的信号,即让孩子感觉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父母工作的艰辛 、挣钱的不易根本不理解,对于父母的照顾更是认为理所当然。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个人的愿望,也要习惯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会提高孩子未来遇到挫折的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