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听到“咳嗽”“气短”“胸闷”等词
但你是否知道
这些症状可能是一种“沉默的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简称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也感到吃力。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它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发展,病情难以逆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太帅图库】
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1.长期吸烟者(包括二手烟暴露)
2.中老年人(40岁以上风险增加)
3.长期接触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的人群(如矿工、厨师等)
4.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如何预防和治疗?
1.戒烟是关键!: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2.减少空气污染暴露:雾霾天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3.接种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4.规范用药:吸入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需遵医嘱长期使用。
5.呼吸康复训练:科学的呼吸功能锻炼是改善气短、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慢阻肺(COPD)患者进行科学的呼吸功能锻炼,是改善气短、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缩唇呼吸法:
吸气:用鼻子缓慢吸气2秒。
呼气:嘴唇缩成口哨状,缓慢呼气4-6秒。
作用:防止小气道塌陷,改善呼吸效率。
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用缩唇方式呼气,感受腹部自然回落。
作用:锻炼膈肌,提高呼吸效率。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5天,每次30分钟以上。
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持续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吸烟人群,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慢阻肺是一种“沉默的杀手”,但也是可以预防和管理的疾病。通过科学的预防、规范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