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莫慌张,科学急救是良方!

时间: 2025-09-18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近日市民杜某在野外不慎被蛇咬伤,当即感右手疼痛,肿胀,就诊当地医院,初诊毒蛇咬伤,因无血清,急来我院,值班医生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蛇咬伤救治绿色通道,给予伤口清创处理同时详细追问病史及蛇种类,考虑为蝮蛇咬伤,进行了抗蝮蛇毒血清皮试,取0.1mL蛇毒血清原液+1.9mL生理盐水取0.1mL做皮试,观察30分钟结果显示为阳性。在这种“不用血清会有生命危险,直接用血清又会过敏”的两难情况下,脱敏治疗就成为关键的生命通道。

脱敏治疗:先给患者注射抗过敏针剂,15分钟后,进行脱敏注射:0.4mL皮下注射一次,观察20分钟;0.6mL皮下注射一次,观察20分钟;余液皮下注射一次,观察20分钟;剩余原液+200mL生理盐水输液泵泵入,先慢后快,一小时内泵入,并给予肌注破伤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等,后收入院进行后续诊治。

我院每年夏秋季都会接诊数十例蛇咬伤患者,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急诊重症科孟超主任提醒,如遇蛇咬伤,第一时间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三要

一要保持冷静,立即脱离行动:
缓慢离开蛇的攻击范围,避免再次被咬。惊慌和奔跑会加速心跳,促使毒液随血液扩散。口诀:“静、慢、稳”。

二要认蛇/拍蛇,记住特征行动:
如果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手机拍下蛇的照片(哪怕不清晰)。如果无法拍照,尽量记住蛇的颜色、花纹、头部形状(三角形还是圆形) 等特征。切勿试图捕捉或打死蛇,以免再次被咬。这能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选择对应的抗蛇毒血清,是救治的关键。

三要制动、解压、快送医制动 (Immobilize):
保持受伤肢体低位,并尽量保持静止。可以用夹板或木板固定伤肢,减少活动。解压(Remove constrictive items):立即取下伤口附近的戒指、手镯、手表等束缚物,以免后续肿胀导致缺血坏死。快送医 (Get to Hospital):立即拨打120,并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这是最核心、最有效的一步。

四不要

一不要用嘴吸吮伤口
原因:口腔黏膜无法有效阻挡毒素,操作者自己可能中毒,且口腔细菌会导致伤口感染。

二不要用绳索、铁丝等过度结扎
原因:过紧的结扎会完全阻断血液流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后果可能比蛇毒本身更严重。替代方案:可使用加压绷带法(Pressure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用弹性绷带从伤口远端开始,向近心端均匀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此法能延缓淋巴回流而不完全阻断血流,若无法掌握,则宁可不用。

三不要切开创口或冰敷
原因:切开创口极易损伤神经、血管,造成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冰敷或冰水浸泡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四不要饮酒或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原因:酒精和咖啡因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毒素吸收。

预防是关键
穿衣:在蛇出没的地区(草丛、山林、水边),穿高帮靴、长袖衣裤,戴手套。
工具:行走时先用棍棒“打草惊蛇”,避免徒手翻动石块、枯木。
注意环境:夜间行走携带照明设备,注意观察路面。在营地周围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吸引鼠类等蛇的食物。

最关键的步骤保持冷静 → 记住蛇样 → 解除束缚 → 立即送医。切记: 任何民间土方(如用草药敷、烧灼等)都缺乏科学依据,且风险极高。第一时间拨打120并送往正规医院是挽救生命的最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