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女士满面愁容走进诊室,开口问:“医生,您看我的腿怎么肿了好长时间都不消退呢?”经过详细询问病情得知,患者半年前进行了宫颈癌手术,术后几个月后左腿出现肿胀,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了生活起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
这位患者是肿瘤术后出现了“淋巴水肿”
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淋巴系统解剖结构改变或机械功能不全,淋巴液运输能力下降,导致淋巴液聚集引起肢体水肿。主要发生部位为四肢。淋巴水肿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会导致肢体肿胀、皮肤纤维化、肢体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象皮肿,影响日常生活。
淋巴水肿分期
0期 潜伏或亚临床状态:淋巴循环受阻,肿胀不明显。
I期 淋巴水肿可逆阶段: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的积累,组织加压,肢体抬高消肿,轻度水肿。
II期 淋巴水肿不可逆阶段:蛋白质刺激成纤维细胞形成,结缔组织和瘢痕组织增生,中度水肿。
III期 淋巴水肿皮肤硬化阶段:真皮组织的硬化,皮肤乳头状瘤,组织的外观严重硬化。
宫颈癌术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淋巴水肿?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一部分患者需要采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同时清扫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导致淋巴组织回流出现障碍,组织液聚集在组织间隙,引起淋巴水肿,表现为会阴区和下肢肿胀。部分患者术后会进行放疗,也会进一步破坏淋巴系统,使淋巴水肿发生或加重。这位门诊患者就是进行了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后进行淋巴清扫,因此出现下肢淋巴水肿。此外,淋巴水肿也好发于上肢,一般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
淋巴水肿的治疗
保守治疗:
(1)采用综合消肿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第1期(强化治疗期):包括手法淋巴引流、多层压力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细致的皮肤和指甲护理;
第2期(维持期):穿戴压力衣,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维持并优化第1期治疗达到的效果。
(2)物理治疗:激光、超声、气压助动、冲击波、肌内效贴、运动疗法。
手术治疗:旨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减小肢体体积,保守治疗失败的少数患者可能适合接受外科治疗,包括淋巴管手术或软组织缩减手术。
淋巴水肿患者是否适合运动呢?
研究表明,肢体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肌肉收缩,压迫静脉和淋巴管,促进淋巴液回流入淋巴器官,减轻水肿。同时,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是安全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体能和生活质量。
日常护理小贴士:
1.尽量避免长时间热水洗澡、泡温泉等。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3.避免患肢输液、刮伤、蚊虫叮咬。
4.勤剪指甲、尽量不要佩戴饰物。
5.日常佩戴压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