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是一种常见而又不被重视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由于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者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导致持续的、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也就是以前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
慢阻肺常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等。咳嗽经常是最先发现的症状;咳痰以早晨居多,大部分为少量的黏液性痰,合并感染的时候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无痰;还有患者表现为气短或者呼吸困难,早期的时候只有活动后出现,后来慢慢地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有些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表现为喘息。除了以上症状还可以表现为全身性的病症,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虑等。
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1.平均每年抽烟大于10包的长期吸烟者。
2.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如生物燃料、工矿粉尘、有毒气体、空气污染等)。
3.自幼有反复呼吸道症状或呼吸道感染。
如以下五个问题,你有三个问题回答“是”,则要当心自己可能已经患上了慢阻肺,应该到医院去做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1.现在是否吸烟,或者曾经吸烟?2. 经常每天咳嗽数次?3. 经常有痰?4. 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5. 年纪是否超过40岁?
哪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应该像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一样作为常规检查。)尤其是以下三类人群:
① 高危人群。
② 有慢性呼吸道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
③ 既往曾行肺功能检查显示有异常。
除了肺功能还可以做肺CT来判断有无肺气肿肺大疱,同时可以除外一些其他器质性疾病。
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它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应该长期规律用药。早期规律应用吸入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激素等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阻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使我们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不同药物装置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就是戒烟和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不能脱离的要做好呼吸道防护。慢阻肺也分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劳累、在稳定期增加耐力训练、耐寒训练及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另外稳定期还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