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的主题是:准确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5月17日上午我院组织专家团队在门诊大厅向周边居民及就诊患者和家属宣传高血压科普知识,提高人群自我管理血压能力。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是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高血压病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发病有哪些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精神和环境: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
3.生活习惯: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4.药物: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5.疾病: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等。
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
高血压病有哪些危害?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这种变化,会慢慢破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隐形杀手”。
高血压病的预防:
1.怎么做: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适当运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2.怎么吃: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