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护士
张宏伟
1月25日,我们被分配到了藁城区梅花镇西白露村。

在居委会的屋里换防护服的时候,来了两个20岁左右的小妹妹,她们是志愿者。“姐姐,这次的采集任务我们俩跟你结组吧?”我有点惊喜,要知道有志愿者在旁与村民沟通讲解,采集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心里美滋滋的我连忙答应下来。登上可爱的三轮车,出发!

采集需要把棉签探入咽部很深的位置,人体会自然产生恶心甚至呕吐反应,这个环节很考验实际操作和沟通能力。采集对象中也有1岁多的孩子,拭子一探进咽部就恶心、哭闹,孩子太小不能配合,志愿者在一边不停的哄着孩子,分散注意力,我也耐心的等待着、安慰着孩子,找准机会快速探入采集,动作一气呵成。一位40多岁的男子对采集位置过深很不理解,他用力把我的手推开,没好气的对我说:“就在舌头上擦几下得了,为啥一劲儿捅嗓子眼儿啊?”当时他挺不满的,态度不愿配合。我向他讲解了采集原理和操作细节,希望能够多多配合。其实我心里也生气,更多的还是委屈。两位志愿者妹妹非常暖心的安慰我,又跟村干部一起教育了那位村民应该配合医务人员的采集工作。这之后入户采集的时候,我主动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学着方言与他们对话,指导配合动作的时候效果还不错。


一个6岁的小姑娘拿着自己做的抗疫手抄报对我说:“阿姨辛苦了!这是我自己画的,送给您!”她的妈妈说:“你给阿姨跳一支舞吧。”伴随着童声音乐响起“送给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不哭,而护目镜却蒙上了雾蒙蒙的一层。看着人群中排队等待的村民,数九寒天却依旧秩序井然。小姑娘一曲舞蹈代表了村民对我们的感谢,大家都不容易,大家也都在共同努力,坚定的走下去,战胜疫情!

每次工作完毕回到宾馆都是特别疲惫,只要不是特别晚,我还是会跟宝贝儿子视频通话,跟他讲这里的抗疫故事,给他说大家的精诚团结,鼓励他要向这里的孩子们一样坚强、感恩。那个晚上,一个9岁的孩子直到凌晨1点都还在等着我的通话,就为了跟我说一句“妈妈,加油”是啊,加油,石家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