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为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结合病因及个体体质不同等,对于疾病的转归不同。如果及时有效治疗、没有出现并发症,疾病可以进入相对平稳的平台期,或者缓解,症状逐步好转。若病情进展迅速、不能按医嘱定时服药、规律复查、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治疗等,可导致生命危险。
肝衰竭患者由于食欲减退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消化吸收不良较为普遍,加之,肝衰竭时机体对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情况尤为突出,需要有效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能量需要、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感染、毒素的抵抗力、减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 多注意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到人员聚集的地方。生活起居规律,保证夜眠质量。避免受凉、劳累,注意饮食卫生,应警惕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加重病情。
- 保证膳食营养合理:以高糖、低脂、适量纤维及蛋白质饮食为主,进食宜少食多餐、夜间加餐,饮食忌坚硬带刺、辛辣刺激、煎炸、热烫、产气较多、快餐等食物,宜清淡、新鲜、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严格限制烟酒的摄入。可以多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的摄入。以适量的牛奶(不过敏者)、酸奶、鸡蛋羹、鱼肉、鸡肉、精瘦肉、豆制品等进行蛋白质补充。
- 家属应注意记录患者大小便情况:保证每日排大便通畅,观察大便颜色、性状,有无便血、粘液脓血等。记录患者每日的小便量、观察尿色变化等。
- 肝衰竭的患者因黄疸较深,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可以采取一些药物进行止痒、严防皮肤搔抓,以免引起皮肤破溃、继发感染等情况,家属可予患者明天进行皮肤擦拭,观察皮肤完整性、有无出血、瘀斑等,有异常情况随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等。此外,皮肤受压部位应定期进行按摩等。
- 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情绪稳定,树立治疗信心。
治疗与康复
- 遵照医嘱用药,不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用药过程中有不适反应,随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告知。
- 家属要用一定常识:了解疾病相关并发症,以利于可随时观察发现患者的异常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或医院就医等。
- 遵照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监测。
急症处理
- 治疗期间如出现病情加重,如: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尿少、下肢水肿、尿色加深、呕血、便血、意识行为异常、言语混乱、嗜睡、昏迷、呼吸困难、胸痛、过敏反应等情况,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